家门口怎么装摄像头不违规? 已经装了的该怎么办?
您是否曾在走廊遇到被邻居家摄像头“凝视”的尴尬?当智能门铃成为千家万户的“门神”,它们的“眼睛”该望向哪里?4月1日,我国首部系统性规范公共安全视频管理的行政法规正式施行,《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对公共安全视频系统建设、使用进行全面规范,明确划定了公共场所摄像头的安装范围、备案制度及安装禁区。其中,更是首次为家门口安装的摄像头、智能可视门锁等设备划定“行为红线”。
那么,在自己家门口到底能不能安装摄像头?怎么安装不违规?已经安装了的怎么办?
“自家门口装摄像头”
为何被写入法律条例?
在很多人看来,我在自己家门口装摄像头属于个人行为,为什么会专门写进法律条例?我们先来看看条例中是如何规定的。
条例明确:在非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设备设施不得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不得非法对外提供或者公开传播涉及公共安全、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的视频图像信息。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教授刘为军:根据条例规定,公民基于自身安全防范的需要,在自己家安装这种图像采集设备是不违规的。但我们要注意到,我们安装摄像头,并不仅仅是我自己的一个保障,也可能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权益。所以如果你的图像采集设备会采集到公共场所的信息,那对于公共场所信息的使用,就必须遵守这个条例的规定,不能够非法使用,不能够对外提供和非法传播。
安装可视门铃拍到邻居私人空间
侵权吗?
如果摄像头拍到了邻居的私人空间,会侵犯邻居的隐私权吗?邻居有权要求拆除吗?
27岁的小丽独自居住在长沙某小区的高层住宅楼。因为生活垃圾的堆放问题,和邻居产生过争执。出于独居的自身安全考虑,小丽在自家入户门上安装了智能可视门铃,然而不久之后却被邻居告上了法庭。近日,湖南长沙雨花区人民法院就审理了这起因在家门口安装摄像头引发的邻里纠纷。
问题就出在这款可视门铃的拍摄范围。房屋所在楼层为两梯三户结构,小丽处于中间户,可视门铃的摄录范围对准了公共电梯井的出入口,门前人员移动或停留都将触发自动拍照录像,所记录的视频、图片等内容将推送到小丽的手机上。而小丽在安装摄像头前未征得相关邻居们的同意。
可视门铃拍摄的位置覆盖刘先生一家出门必经的楼道,因此,刘先生认为,小丽安装的可视门铃侵犯到了他的行踪隐私。2024年底,刘先生将小丽起诉至法院,要求拆除可视门铃,并赔偿精神损失、误工损失共计8万元。
本案的争议焦点集中在公民隐私权与公民安全保障权利之间的冲突。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一庭庭长张松杰说:“我有一些不愿被别人知道的行为、信息、空间,我有保护这些信息不被别人知晓窥探的权利,这就是隐私权。对于被告而言,每个公民的生活安全保障权利也是法定的,也是要有法律保护的。”
长沙市雨花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原告的家庭内部活动线索、出入行踪信息,乃至家庭社会交往情况均属个人隐私,依法受法律保护。而被告出于“生活安全保障”的需求,虽有安装摄像头的权利,但行使权利时超出了合理范围,侵犯了其他公民的隐私权。
最终,法院判决被告拆除安装在入户门前的可视门铃,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
张松杰表示:“精神抚慰金这块,我们考虑到原告目前没有举证证明他精神损害具体的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具体的损失数额,对这一块就没有支持。”
家门口已经安装了的摄像头
怎么办?
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已经在家门口安装了摄像头的朋友们来说,如何找到邻里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呢?来看江苏无锡法院审理的案例。
家住无锡某小区的戴先生,因邻居在自家门口安装摄像头,认为摄像头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要求拆除,但邻居仅仅将摄像头移了个位置。因协商不成,戴先生将邻居告上法庭。
无锡市新吴区人民法院江溪法庭法官陈莹介绍:原先的摄像头安装在入户门的正上方,但可以360°旋转,于是这个摄像头就能够拍摄到原告家卧室和厨房的相关活动信息。后来被告将原先正上方的摄像头移位到了入户门外边的悬梁处,但是移位后的摄像头依然可以360°旋转,还是可以拍摄到原告家卧室的情况。
法院认为,原告戴先生夫妇进出家门及在住宅内的活动信息,与人身和财产安全、私人生活习惯等高度关联,应视为具有隐私性质的人格权益,应当受法律保护。在法院的调解下,被告主动进行了整改,给摄像头加装了挡板。
陈莹表示,被告安装挡板后的摄像头,已经无法拍摄到原告进出家门的活动信息,在这种被告已经没有实际侵犯事实的情况下,最终法院驳回了原告要求被告拆除摄像头的诉求。
家门口的摄像头
如何安装才合法合规?
从法院的判决可以看出,自家门口安装的摄像头一旦“越界”,就可能侵犯到他人的隐私权。个人在家门口安装摄像头时,怎么安装才合法合规呢?
安装前,提前沟通:最好征得邻居的同意或进行善意提醒,避免误会和矛盾。
安装时,注意角度:要精心选择摄像头安装位置,并调整拍摄角度,可以通过在摄像头周边安装挡板等方式,确保拍摄范围只覆盖自家门口必要区域,避免涉及邻居住宅内部、窗户、仅供邻居通行的通道等私人空间,同时,尽量关闭自动追踪、录音等功能。
安装后,严管数据:对摄像头拍摄存储的视频图像信息,严格保密,防止信息泄露,不得非法对外提供和公开传播。
邻居不同意我在自家门口装摄像头
怎么办?
如果邻居,也就是公共区域的相关利害关系人,不同意你在家门口安装摄像头,又该怎么办呢?
张松杰表示:对方不同意的情况下,可以调整摄像头安装的位置,使摄像头尽量只采集到自己家人的出行信息。同时录音功能、夜间红外线功能都尽量关闭。不能侵害、采集相关利害关系人的隐私信息,包括出行、会客、时间、日期、声音等即可。
法官提示,安装摄像头的业主需要留存摄像头覆盖区域示意图及调整记录,以证明安装时已规避他人隐私。“比如安装时我是怎么考虑的,角度怎么调整的,功能有哪些,录像的范围是不是涉及了其他人的公共区域、出行信息。把这些证据保存好,如果起了纠纷,这个也可以自证我们安装的时候已经考虑到了对邻居相关隐私权的保护,我们没有侵权,我们可以举证证明。” (据《成都商报》)